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近日,为深入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南网科研院党委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南方电网公司党组新时代人才工作部署的行动方案》,进一步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主力军,为建成世界一流能源电力科学研究院提供人才支撑。
作为南方电网公司的中央研究院,南网科研院多年来始终坚持不破不立,创新“揭榜挂帅”“新型研发团队”等管理组织模式、推进“岗位分红”“项目跟投”等人才激励机制建设,自主培养了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改革经验入选国资委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典型案例,先后被授予国务院国资委“双百行动示范企业”“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示范企业”“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称号。
坚持高水平引进,打造引才聚才强磁场
在加入南网科研院之前,傅明利博士已在海外工作近20年,作为某知名跨国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前首席研究专家,他在高压交直流先进绝缘技术、设备安全运行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并取得了多项令国际同行关注的研究成果。傅明利始终相信:“先进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的未来在中国,自己积累多年的知识与技能在国内一定会大有可为。”
谈及回国的经历时,傅明利感慨道:“南网科研院在团队和平台建设上给我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且整个团队都很年轻,思路活跃,没有条条框框的羁绊,除了我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发挥应有的作用外,这个环境也能促使我不断学习进步。我当时就想,我不能错过这次为国家服务的机会。”
目前,随着傅明利续聘第二个任期,他带领的“先进直流绝缘技术创新团队”也逐步走向成熟,这是一支既有国际视野又勇于探索的技术团队。在过去五年中,团队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先后完成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广东省领军人才专项等一系列重大科研攻关任务,首次提出了世界上难度最大的首个2400米高海拔、9度地震烈度的特高压换流站整体抗震解决方案,并在220kV高压电缆绝缘料、环保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技术研发等领域取得了国内外瞩目的标志性成果,让中国技术实现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转变。
据了解,为把国内外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的高层次人才“请回来”并“留下来”,南网科研院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打造干事创业的优质舞台,统筹各项创新资源,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充足空间。探索实行协议化薪酬和契约化管理,采用“一人一议”原则,充分保证薪酬待遇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完善联系服务专家机制,协调解决人才居留和出入境、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让人才真正安心、安居、乐业。
如今,南网科研院已累计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到岗6人,签订工作意向书10人,专业覆盖直流输电、大电网稳定运行等领域,引进数量居南方电网系统首位,填补了公司在智能配网运行等技术领域空白,带动了学科队伍发展。
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推动人才资源深度开发
“一直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主动担负时代使命,培养集聚了一大批一流创新人才。”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首席科学家饶宏说。
“高潜计划”是南网科研院自2020年起实施的人才支持计划,计划用5年时间投入1700万元专项经费,选拔一批具有示范影响力的人才,做强人才支撑。目前,高潜计划已选拔首批支持对象17人,平均年龄不到35岁,先后培养IEC中国青年专家2人,中国电机工程杰出青年工程师1人、中国电力优秀青年科技人才1人、ANSYS大会“仿真大咖”1人。
“获得院士级导师亲自指导,专项培养经费,成为原创策源地项目负责人,配备集合专业技术团队,推荐参选中国科协青年女科学家……入选高潜青年拔尖人才后,你的眼界、平台、资源都会变得不一样。”南网科研院拔尖级专业技术专家侯帅说。
在南网科研院“高潜计划”的支持下,“85后”的侯帅的技术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不断提升,目前已成为南网电缆专业青年专家带头人,自主打造了一支掌握高端电缆设计研发、试验、数字化与专用设备研制核心技术的专业技术团队。去年年底,团队成功攻克了国产高压电缆绝缘料从实验室到规模化工程应用最后一公里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国产220千伏高压电缆绝缘料规模化生产及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打开了国产高压电缆绝缘料高质量、自主发展的突围之路。
变革人才使用机制,盘活科技创新资源
“我们的团队是独立运作的,我能从市场上自主招募成员,团队成员进退双向选择,一切凭业绩说话,不断吐陈纳新,这能保证团队始终充满活力、持续发展壮大。”南网科研院首席研究员陈刚说。
为贯彻落实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精神,整合优化技术要素等创新资源配置机制,发挥好学术带头人在科技创新中的主责主体作用,南网科研院研究构建了“自组织”形式的新型科研团队,推行首席研究员(Principal Investigator,简称PI)负责制,由南网科研院直接聘用团队PI,充分赋予其研发选题权、经费使用权、人员招募决定权、人员薪酬决定权、人员考核决定权、人员绩效分配权、人员使用调配权等,极大压缩了管理层级,提升管理效率,真正给人才“松绑”,将精力重心转移到科研攻关与技术孵化应用上来。
PI制组织模式案例获国资委改革专栏选登,先锋PI团队核心技术有效应用服务于云南电网联网超低频振荡、大规模新能源并网机网协调优化等生产实际问题解决,首年试运行期间实现新增技术转化合同额1200余万元。
“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今年是团队成立的第二年,我们将继续积极努力创造更佳的效益,希望能为更多科技型企业的改革提供宝贵经验。”首席研究员陈刚说。
打通人才激励体系,赋能科技创新价值链
为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南网科研院在长期探索过程中形成了‘岗位绩效工资+贡献奖励奖金+中长期激励’的全面薪酬激励体系,通过逐步释放改革红利,让人才优势转变为价值创造优势。
“一切让贡献说话”,该院创新使用人才九宫格评价机制,以贡献为尺度强制排序划分ABC三级九档,精准激励在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中发挥主要作用的一线核心技术人员,打破学历、职称和岗级的约束,同层级贡献奖励差距超过3倍。
打造“利益共同体”,探索实施项目虚拟跟投,以产品销售收益为标的,由项目骨干直接现金出资,按出资比例“同股同权”参与项目收益分享和风险分摊,首个试点跟投项目个人跟投最高10万元。
率先实施“岗位分红”,以不超过成果转化收益30%的额度,激励不超过30% 的科研人员,将科研人员贡献的技术创新、成果价值、经营管理都将纳入分配。累计精准激励核心科研人员208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团队年轻骨干成员分红甚至超过团队管理层成员,让科研一线成为人才向往之地。
南网科研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宝英表示:“未来,我们将持续贯通人才发展与国企改革、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内在关联,打造人才发展改革示范单位,加快建成具有一流企业特征的战略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金南汐 周慧)
X 关闭